輪轂偏距是什么意思
輪轂偏距是指輪轂螺栓固定面與幾何中心線之間的距離,英文名為 Offset,俗稱 ET 值。簡單理解,它反映了輪轂改裝后是向內縮進還是向外凸出。輪轂偏距有正、零、負三種情況,不同偏距常見于不同車型。其數值不僅關乎車輛外觀,更影響著轉向特性、車輪定位角度等,在車輛改裝和選擇輪轂時,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參數 。
具體來說,正偏距意味著輪轂的固定面靠外,即輪轂螺栓固定面在幾何中心線的外側,此時的數值為正。在一般的轎車上,較為常見的就是正偏距的輪轂。
零偏距則是輪轂的安裝孔內側面(固定面)與輪轂中心線重合,也就是二者之間的距離為零。這種特殊的偏距情況在一些特定車型中會有所應用。
負偏距指的是輪轂的固定面比輪轂中心線更靠里,也就是靠近制動系統一側,數值為負,像少數特殊車輛以及吉普車等會有采用負偏距輪轂的情況。
輪轂偏距的數值通常以毫米(mm)為單位 。乘用車的輪轂偏距大多是正值,而且這個數值越小,在裝載貨物后或者安裝到車上后,車輪向外移動的幅度就越大。如果偏距過小,車輪會過度外偏,在車輛高速行駛時,容易出現晃動現象,嚴重影響行車安全;而偏距過大,車輪則會過度內偏,這會對車輛的穩定性和操控性產生不利影響。
在車輛改裝過程中,ET值的選擇至關重要。改變輪圈的偏距,會直接改變車子的輪距,同時也會影響軸承的負荷,此外,還得考慮ET值對后續剎車系統的影響。倘若選擇的偏距值差距過大,可能會導致輪胎出現不正常的磨耗,車輛的軸承也會更容易磨損,甚至會出現輪轂無法正常安裝的問題。
總之,輪轂偏距雖然只是一個看似簡單的參數,但它在車輛的各個方面都扮演著重要角色。無論是在日常車輛使用還是輪轂改裝等場景下,我們都需要深入了解并謹慎對待這個參數,依據車輛自身的性能、使用環境以及個人需求等因素,精準地選擇合適的輪轂偏距,如此才能確保車輛始終保持良好的性能、穩定的狀態以及安全的行駛表現。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