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駛公里后車子如何保養
2025-07-27 14:32:31
作者:資訊小編
汽車行駛一定公里后,需從基礎保養、定期更換、檢查調整、深度保養等多方面著手。基礎保養要更換機油與濾芯,檢查輪胎、剎車等;定期更換空氣、燃油濾清器等零件;檢查調整懸掛、轉向等系統;深度保養如發動機清洗等。不同里程階段保養重點有別,5000 - 10000公里著重換機油等,后續各階段也有對應關鍵項目。如此才能讓汽車保持良好狀態,延長使用壽命。
在5000 - 10000公里這個階段,更換機油和機油濾清器是重中之重。機油如同汽車發動機的“血液”,定期更換能減少發動機部件的磨損,讓發動機高效運轉。同時,仔細檢查輪胎的氣壓和磨損情況,關乎行車安全。剎車系統也不容忽視,確保其處于良好工作狀態,才能在關鍵時刻有效制動。
當行駛里程來到10000 - 20000公里,空氣濾清器和燃油濾清器需要更換。空氣濾清器能保證發動機吸入充足且清潔的空氣,提升燃燒效率;燃油濾清器則可過濾雜質,保護燃油系統。此外,對火花塞的檢查也很有必要,穩定的火花是燃油充分燃燒的關鍵。
20000 - 30000公里時,變速箱油的更換成為關鍵。變速箱作為汽車傳動的重要部件,良好的潤滑和工作環境對其正常運轉至關重要。與此同時,要認真檢查懸掛和轉向系統,這關乎車輛的操控性和穩定性。
一旦行駛里程超過30000公里,深度保養就不可或缺。發動機清洗、燃油系統清洗等項目,可以清除發動機內部的積碳和雜質,恢復發動機的動力性能,降低油耗。
汽車保養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同的行駛里程有著不同的保養重點。只有按照車輛的實際情況和制造商的指導,做好每一個階段的保養工作,才能讓汽車始終處于最佳狀態,陪伴我們安全、舒適地行駛在每一段旅程中。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