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行駛時如何正確使用空調
高速行駛時正確使用空調,需提前通風、合理設置溫度與出風模式,還要注意循環模式的交替及濾網檢查等。啟動車輛待發動機運轉、水溫正常后再開空調,先開窗利用自然風降低車內溫度,再切換到外循環模式。溫度設置上,車內與外界溫差 5 - 6 攝氏度為宜。出風模式方面,乘客多可選“面部 + 腳部”模式,單人駕駛選面部出風。此外,定期檢查更換空調濾清器也很重要。
在風速調節上,不妨先將風速調大,這樣能快速實現車內溫度的降低,讓涼爽的空氣迅速布滿車廂。當車內溫度接近設定值時,再把風速調小,維持舒適的環境即可。如此操作,既能快速降溫,又能避免強風長時間直吹帶來的不適。
空調循環模式的選擇也有講究。溫度下降后,每 30 分鐘切換到外循環 5 分鐘再切回內循環。內循環可阻止外界熱空氣進入,保持車內涼爽;外循環則能引入新鮮空氣,提升車內空氣質量,二者交替使用,能讓你在享受清涼的同時呼吸到新鮮空氣。
值得一提的是,汽車空調壓縮機類型不同,對油耗的影響也有差異。定排量壓縮機工作時功率基本穩定,變排量壓縮機可根據制冷需求自動調節功率,相對更節能。高速行駛開空調會增加發動機負荷使油耗上升,定排量壓縮機一般增加 1 - 2 升/百公里,變排量壓縮機一般增加 0.5 - 1.5 升/百公里。不過,車輛油耗還受多種因素制約。
另外,停車前 5 分鐘關閉空調,能減輕發動機瞬時負荷,對發動機起到保護作用,還能節省燃油。并且,將空調出風口朝上,利用冷熱空氣的對流原理,可加快空氣交換,讓降溫效果事半功倍。
總之,高速行駛時正確使用空調,關乎駕駛的舒適度與車輛的性能、油耗。通過合理設置溫度、出風模式、循環模式,做好濾網檢查與維護等細節,就能在享受清涼駕駛環境的同時,保障車輛穩定運行,實現節能與舒適的雙贏。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