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如何充電
電動汽車的充電方式多樣,常見的有家用充電樁充電、公共充電樁充電以及便攜式充電器充電等。家用充電樁常見且方便,功率7kW左右,夜間充電可滿足日常需求;公共充電樁包含直流快充與交流慢充,前者功率大適合應急,后者功率小充電時間長;便攜式充電器則適用于無充電樁的情況,不過速度較慢。不同方式各有特點,可按需選擇 。
家用充電樁充電,無疑是眾多車主的首選。它就像是貼心的專屬管家,只要在家中安裝好,車主就能在閑暇時,比如夜間休息時,輕松為愛車補充能量。一般7kW左右的功率,經過幾個小時的默默“努力”,就能讓車輛滿電待發,完全能滿足日常出行的用電需求,而且這種充電方式對車輛電池的損耗相對較小,如同細水長流般呵護著電池。
公共充電樁中的直流快充,是出行應急的得力助手。當你在長途旅行或著急趕路時,它的大功率能在短時間內為車輛注入充足電量。像國家電網的一些快充樁,輸出直流電壓380V,電流可達50A,功率19kW,短短1 - 2小時就能將電池從0充到80% 。不過,由于充電速度過快,對電池會產生一定沖擊,所以一般充到80%后建議更換為慢充樁充滿,以延長電池壽命。交流慢充則更像是沉穩的老者,雖然功率小,充電時間長,比如國家電網的慢充樁,電壓220V,電流25A左右,功率約5.5kW,充滿電需要5 - 10小時,但能更溫和地為電池充電。
便攜式充電器充電,雖速度較慢,但勝在方便靈活。當周圍沒有充電樁時,它就發揮出了巨大作用。例如北汽新能源EV200用它充滿電需20小時,比亞迪e6則需近40小時,雖耗時較長,但能隨時為車輛補電,以備不時之需。
總之,電動汽車的充電方式各有優勢與特點。車主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出行計劃以及充電環境等因素,合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充電方式,讓電動汽車的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