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檢查的6個步驟有哪些
新車檢查的6個步驟分別為:查看車輛生產日期,檢查輪胎生產日期,核實玻璃生產日期,確認車輛公里數,查看車漆狀況,驗收新車配件。車輛生產日期能反映是否為庫存車,國產車不宜超三個月,進口車不宜超六個月;輪胎和玻璃生產日期需與整車同步;公里數在50公里內較合理;車漆應無劃痕補漆;新車配件要包含三角警示牌、發票等必備物品。
首先,查看車輛生產日期。車輛生產日期一般在副駕駛車門的銘牌上,這個信息至關重要。國產車生產日期超過三個月、進口車超過六個月,都有可能是庫存車。庫存車長期停放,可能會出現各種潛在問題,比如零部件老化、機油性能下降等,所以超過這個時間范圍的車輛,最好要求4S店更換。
其次,檢查輪胎生產日期。輪胎上有四個數字,后兩位代表生產年份,前兩位代表生產周數。輪胎生產日期應與車輛整體生產日期保持一致,如果輪胎生產日期過早,很可能是被更換過,這就需要進一步向銷售人員了解情況。
接著,核實玻璃生產日期。玻璃標識要與原廠一致,其生產日期不能晚于整車出廠日期。玻璃上的數字代表年份,點代表月份,點在數字前用7減,點在數字后用13減。若玻璃生產日期不符合要求,說明玻璃可能有過更換。
然后,確認車輛公里數。正常情況下,新車公里數在50公里內算合理。同時,要留意排氣口內壁,如果公里數超出較多且排氣口內壁有明顯發黑痕跡,車輛可能被試駕過,需要謹慎對待。
再查看車漆狀況。在檢查時,要順光逆光反復查看全車車漆,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尤其要注意前后保險杠等易刮蹭部位。若發現有劃痕或小坑補漆的情況,一定要向4S店問清楚原因。
最后,驗收新車配件。新車必須配備三角警示牌、發票、車輛合格證、使用說明書和保養手冊等物品。這些配件一個都不能少,缺少任何一項都可能影響后續的車輛使用和保修等事宜。
總之,新車檢查這六個步驟,每一步都不容忽視,它們能幫助我們挑選到一輛各方面都符合標準的新車,為后續的駕駛之旅提供可靠保障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