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意大利,人們很自然地聯想到被譽為“文藝復興的搖籃”的佛羅倫薩,美得讓人沉醉的“水上城市”威尼斯,令人垂涎欲滴的比薩餅,以及堪稱世界足球王冠上明珠的意大利足球甲級聯賽。
浪漫而柔情的意大利人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這塊熱土上曾誕生了但丁、彼特拉克、卜伽丘、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等杰出的人文藝術大師,也曾培育了凱撒大帝、墨索里尼等絕代梟雄。作為傳承,意大利人同樣賦予了汽車令人難以企及的想象力。浪漫而勤勞的意大利人賦予了意大利汽車在造型上的靈性和品質上的深厚功力。其實,在意大利,與久負盛名的比薩斜塔和悠久的羅馬古跡齊名的還有著名的都靈
菲亞特汽車。
1899年7月11日,9名意大利的企業家和皮埃蒙特貴族以8萬里拉的社會資本創建了“意大利都靈無名氏汽車制造廠”,簡稱FIAT(
菲亞特)汽車制造廠。同年,菲亞特的第一輛汽車4HP問世,這種外形近似馬車的轎車在第一年生產了8輛。 在以后的百年中,意大利先后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作為意大利工業的棟梁型企業,菲亞特在兩次戰爭中被迫轉產為戰爭服務,生產飛機、機關槍、航空
發動機等軍工產品。戰爭使意大利的經濟受到了沉重打擊,菲亞特的生產設施也受到嚴重的破壞。但是,每次菲亞特都能在戰后重整旗鼓,并利用戰后國民經濟飛速發展的機會成長壯大。一戰后,菲亞特“林格多工廠”竣工落成,它當時是歐洲最大的汽車生產廠,并采用了新的管理模式,是當時意大利的工業象征。二戰后,菲亞特更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迅猛發展。
1969年,菲亞特兼并了藍旗亞汽車廠并購買了
法拉利車廠50%的股份,把世界
跑車業的第一品牌
法拉利歸到了自己旗下。1984年收購了阿爾法·羅密歐,1993年收購了
瑪莎拉蒂,成為一個經營多種品牌的汽車公司。為方便經營,1979年菲亞特汽車成為菲亞特汽車集團中一個獨立經營的公司。菲亞特集團中各個品牌均保持其傳統特色:有貴族血統的藍旗亞汽車保持一種高雅、尊貴的格調;阿爾法·羅密歐則是
現代運動轎車的標志;瑪莎拉蒂展現著意大利轎跑車的精華;
法拉利更是世界跑車中的極品。 1980年,菲亞特生產了由喬治亞羅設計的
熊貓微型轎車,創立了小型多功能車的概念,目前該車仍在生產之中,1983年面世的烏諾轎車投產之后就獲得廣泛的矚目,被評為1984年的“最佳轎車”。 進入90年代,菲亞特不斷向國外市場擴張,出口收入占了總銷售額的60%,向市場提供了一系列受歡迎的產品。1996年4月推出的面向世界轎車市場而開發的“
派力奧”系列轎車在波蘭、巴西、阿根廷等國生產,產量超過了數百萬輛。
1999年4月,菲亞特正式進入中國,同躍進汽車集團公司一起組建了南汽-菲亞特合資。目前,
南京菲亞特在中國市場已成功推出了菲亞特·
派力奧、
西耶那、
周末風等三款車。
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第一次認識
南京菲亞特的派力奧可能是通過一則由F1“車神”舒馬赫主演的廣告:在一處加油站,由于加油工人爭相圍觀菲亞特·派力奧,使這名F1世界冠軍遭到冷遇,只能自己“悻悻”地拿起了加油槍……這則廣告讓許多人忍俊不禁,同時也了解了派力奧的“高貴血統”。是的,由于菲亞特汽車公司和法拉利同屬菲亞特集團,所以菲亞特與法拉利之間也存在著割舍不斷的“血緣關系”。而炙手可熱的“車神”舒馬赫為菲亞特代言正是這種“血緣關系”的最佳體現。
其實,無論是馳騁賽道的法拉利,高雅、尊貴的藍旗亞汽車,代表著意大利經典藝術和精湛科技的阿爾發·羅米歐,還是以實用型城市轎車見長的菲亞特,盡管它們的品牌使命和市場定位各不相同,但它們來自同一個家族,有著同樣的血統。這也就天生注定了它們帶有同一種氣質,一種亞平寧半島特有的風情,體現了浪漫的意大利人所賦予的造型上的靈性與品質上的深厚功力。
現在,南京菲亞特在中國市場上力推的三款車均來自菲亞特汽車公司總部開發的、具有當今國際先進水平的“178”平臺車型,具有純正的意大利血統。因此,她被菲亞特冠名為“世界車”,意指該車型設計研究開發出后由菲亞特在全球重點市場的當地合作伙伴同步生產,使不同國家的用戶同時能夠分享到具有最新技術和前沿設計
理念的產品。目前派力奧已在全球9個國家生產,并擁有40多個國家的200多萬用戶。
菲亞特的品牌特質在她的每一款車型上都深深流露。旨在“扣開中國家轎之門”、“顛覆傳統家轎觀念”的菲亞特·派力奧就是菲亞特汽車的卓越代表。她的外型設計出自于有二十
世紀最佳設計師之稱的喬治亞羅先生的巨筆,全車洋溢著動感時尚的意大利風格。這是一款天生時尚、放在哪里都味道十足的車,與久負盛名的意大利雕塑具有同樣的美學天性,融合了傳統與創新、運動與時尚、情感與實用。不僅如此,菲亞特·派力奧擁有與其師出同門的法拉利跑車一樣的技術基因,具有中國市場上同類車型中最高標準的安全性能,亦是中國市場上第一款采用了部分中高級車配置的家轎車型,在中國市場引導了一個“家轎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