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年:轎車走進百姓家庭原創
2008年奧運期間,家住青島的70歲老人黃永貴經歷了他生命的多個第一次:第一次在北京觀看了奧運比賽;第一次坐上了自家的私家車--是上班族的兒子,用10萬出頭新買的北京現代悅動,把他載到了北京。遙想幾十年前,轎車可謂是達官貴人的專利,而現在,作為普通市民也能擁有自個的私家車,黃永貴大爺不禁感慨良多!
事實上,黃永貴不是個案。有關統計顯示,改革開放30年,中國汽車產業年產量從40多萬輛,發展到2007年的888.24萬輛。其中,特別是入世之后,中國汽車業就步入了一個快速穩定的發展期,整個產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一背景下,家轎也日益步入普通家庭,成為人們工作、學習、娛樂,以及提升生活品質的利器。
當然,這一過程,離不開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離不開眾多汽車企業在理念、產品和服務上的不斷創新。
過度抑制期 汽車如同奢侈品
改革開放前期,由于執行嚴格的控制和壟斷保護政策,中國的汽車主要應用于政府部門、國有大型企業。這時的汽車市場事實上只是公務車市場,家轎的概念尚未誕生。與此相適應,汽車也如同奢侈品,成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統計顯示,在改革開放之前,當歐美許多國家汽車產銷量已經達到數百萬的時候,中國汽車工業的年產量僅為40多萬輛,如此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國家,卻擁有如此的汽車產業和汽車。因此不難理解,像青島黃永貴那樣,可以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轎車,是曾經連想都不敢想的。
是改革開放的春風,讓不可能成為可能。1987年,鄧小平同志所提發展才是硬道理,這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10年以后,中國汽車銷量第一次沖破百萬輛的門檻,158.3萬的銷量排名世界第11。而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更掀開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新篇章。
入世轉折點 開啟真正家轎時代
在改革開放之后,中國汽車產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市場上也開始有了家轎概念,從而產生了10萬家轎的造車理念和市場營銷舉動。但中國開啟真正家轎時代是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后。
雖然普遍認為入世將使中國汽車產業將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但事實上,由于順應了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必然趨勢,中國汽車業迎來了一個發展的拐點:產業空前繁榮,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家轎時代也因此轟然而至。
統計顯示,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7年來,中國汽車產量成倍數瘋狂增長,創下了全球汽車增長之最。與此同時,中國在全球汽車產業的排序也從入世時的第八位不斷上升。1978年,全國生產的所有汽車是14萬輛,其中轎車2650輛,全國的汽車生產總值大概60億元人民幣。數據統計到2007年,全國生產的汽車就已經達到888萬輛,其中轎車大概490萬輛,汽車工業總產值已經超過了2萬億。
這一發展過程,從加入世貿組織以后成立的首家中外合資合作汽車企業--北京現代的發展上,就不難得到見證。2002年,北京現代成立,伴隨入世的腳步,走過5年的北京現代整車產銷達到 90 萬輛,銷售收入超過 1000 億元,實現利稅達 180 億元。 400家 4S 店和 130 家售后服務站形成了除港澳臺之外覆蓋全國的銷售及售后服務網絡,已有 89 家一級配套企業為其提供零部件供應,直接帶動就業近 10 萬人。在工廠所在地域的經濟拉動作用十分明顯,在環渤海地區的輻射作用日益顯現。
伴隨著北京現代的發展,從而使索納塔、伊蘭特等步入千家萬戶,一個真正的家轎時代也噴薄而出。
一葉知秋 家轎走進普通家庭
北京現代是入世后,家轎步入普通家庭的一個見證,也是中國汽車產業在加入世貿組織以后發展的一個生動見證。
2002年底,北京現代引入在全球持續熱銷中高級車索納塔。一方面,它是一部全球暢銷的最新車型,在產品技術上和全球同步,又針對中國市場和消費者的特定偏好做了一些調整,確保國際品質和實用性。另一方面,它把入世后的關稅下降,以及成本控制的實惠,直接反饋給消費者。索納塔相對同級別的車型,價格更低,而配置更為豐富,把中高級車的性價比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
2004年,北京現代成功的引入了后來成為中國家轎之王的伊蘭特,不僅繼續執行以上策略,還在汽車行業破天荒的10%主動降價讓利于消費者,2004年,北京現代以近乎200%的銷售增長率,在成立的第二年即進入行業的前五名。2005年,北京現代完成生產銷售23萬輛,進入行業前四名。這一期間,北京現代先后又引入了途勝和NF御翔等一系列成功車型,同樣有著全球技術同步的優勢,并根據中國市場、道路狀況和消費者需求特征,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
北京現代通過將和國際接軌的價格、產品技術,帶到中國市場,讓中國消費者受益,使產業升級。其中,伊蘭特更是以其實用、好用、經濟的特點,樹立了中國家轎的新標桿。多次獲得“年度中國理想家用車”和“年度性價比更優車型”。目前,伊蘭特的銷量已經超過65萬輛,是國內汽車產品中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這一銷量的車型。在由伊蘭特領銜的“新三樣”和“老三樣”旗幟下,家轎日益走進普通家庭。同樣在伊蘭特的拉動作用下,一部中級家用轎車的價格由開始的在12萬元左右,而到現在已經進入8萬元區間。
隨著中國入世承諾的不斷兌現,中國汽車產業也面臨更嚴峻的競爭和空前機遇。入世過渡期完成,已經成長為汽車大國的中國,迫切需要向汽車強國轉換。而北京現代面臨市場和自身發展變數,不斷創新、調整。從2006年開始,北京現代開始把界業賦予其的“北京現代速度”,有意識地向“北京現代效率”轉化,逐步開啟了其深層戰略調整。
2008年,中國車市因為自然災害、油價上漲、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攀升、國內股市重挫、國際美國次貸危機等而步入低迷。但產品力強悍,性價比更高的ELANTRA悅動的推出,給消費者、給車市注入一針強心劑。憑借自身綜合優勢,自上市以來一直保持月銷量萬輛以上的佳績。悅動基于現代汽車在國際上的熱銷,同時成功成為屢獲國際大獎的明星車型New ELANTRA,擁有一系列領先基因的ELANTRA悅動更針對中國市場和客戶需求,進行了全方位升級,包括,結合最新的歐洲設計元素,融入國內市場調查結果以及國內專家的意見。最后,由國內技術最為領先的平臺--北京現代第二工廠打造而出,擁有全新的底盤、傳動系統和懸掛系統。
2008年,北京現代相繼迎來了第一百萬輛新車下線、二工廠正式投產、二工廠研發中心的落成等重要的里程碑事件,不僅為“ELANTRA悅動”的技術、品質、產能提供保證,也讓北京現代品牌力日益彰顯。與此同時,北京現代2008年開始執行保修期更長,保修范圍更廣,發動機、變速箱總成類零件的保修期延長至5年/10萬公里;汽車消耗品配件,包括制動盤/制動片等12類零部件3個月/5000公里的保修政策。這一系列在業內均遙遙領先的服務升級政策大大降低了用戶的用車成本。
在北京現代等眾多汽車廠商的努力和創新下,中國汽車在改革開放30年之后,迎來了持續的輝煌。1978年中國汽車產量只占全世界汽車市場千分之三點五的份額,到2000年,中國生產了200萬輛車,占全世界份額的百分之三點五,如果今年的產銷達到1000萬輛,這一份額就能上升到1/7。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縱深推進,我們有理由相信,轎車將越來越多地走進中國家庭,提升人們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并催生一個活力無限的龐大產業。
-
1
秦PLUS 7.98-17.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2
速騰 13.99-17.2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3
朗逸 7.999-15.1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4
卡羅拉 11.68-15.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5
軒逸 7.99-17.4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6
寶來 11.29-14.3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7
高爾夫 12.99-15.8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8
榮威D6 9.98-13.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9
思域 12.99-17.7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10
逸動 7.29-9.9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鐜頒唬鏂拌濺錛?/span> IONIQ 5 N 浼婂叞鐗笶lantra N 搴撴柉閫?/a>
鐜頒唬鐑棬杞﹀瀷錛?/span> 鎮﹀姩 2020嬈?1.6L 鑷姩鎮﹀績鐗圖LX 鎮﹀姩 2020嬈?1.6L 鑷姩鎮︾洰鐗圙L 鎮﹀姩 2020嬈?1.6L 鑷姩鎮﹀肩増G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