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者觀察,在SUV崛起的背景中,或許還可解讀出某種社會語言:這里沒有轎車消費中那些敏感的社會標簽,沒有階層和身份的界限,“彰顯尊貴”之類的訴求在這里不受歡迎。在這個視轎車為流俗、帶有某種反叛意味、崇尚自由精神的地帶,8萬元的長城“賽弗”可與40多萬元的豐田“陸地巡洋艦”坦誠相見。
皮卡“變臉”進城 瞄準家用車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主流越野車生產廠家之外,國內眾多皮卡生產企業紛紛把SUV當成新增長點,推出由皮卡“變臉”的SUV。這一動向在去年表現得尤為突出。
2002年,國內各皮卡企業幾乎無一例外地向市場推出了“6”字頭低價位多功能車(SUV),總共有十幾個品牌數十個品種,售價多數在10萬元以內。這些企業以前的主戰場是中小城鎮和廣大農村,但銷售業績并不理想。生存的壓力逼迫皮卡廠家設法突破城市限行的政策,于是借轎車市場火爆的勢頭,采取“變臉”的辦法打入北京、廣州、武漢等大城市,并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此后他們在這些城市中迅速建立網點,積極開拓新市場,與轎車爭奪用戶。
皮卡行業的“老大”長城汽車,自去年5月份推出8萬元低價的“賽弗”SUV,上市7個月售出1萬多輛,其中在北京的銷量占全國銷量的1/5,如今“賽弗”在北京市場已經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老二”江鈴汽車,于去年四季度推出國內首款風格亮麗的軟頂“陸風”雙門休閑越野車,售價15萬元左右,成功地以時尚化為賣點切入家用SUV市場;中興汽車相繼推出“都市游俠”、中興“金獅”等SUV系列產品,在市場上均有所斬獲。
2002年是皮卡企業初嘗勝果的一年,低價位SUV成為乘用車市場一大亮點。盡管有人譏諷這類產品是“打著SUV幌子的皮卡”,但從當前的國情來看,低價SUV畢竟受到了市場的認可,并展現出勃勃生機。
中高檔SUV和越野車正面臨皮卡血統SUV的強大沖擊。據一份行業統計測算,在2002年國產SUV47.64%的銷量增幅中,皮卡血統的SUV占了41.19%。一大批非主流企業的進入,使我國的SUV市場進入了一個寬系列、多品種和檔次更加豐富的時代。
[上一頁] [1][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