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智能汽車大會“智馭未來,加強關鍵技術攻關”主題論壇在渝成功舉辦
7月30日,2025世界智能汽車大會核心論壇之一——“智馭未來,加強關鍵技術攻關”主題論壇在重慶隆重舉行。論壇匯聚了航盛電子、佳都科技、四維圖新、東軟睿馳、紐勱科技等產業鏈領軍企業,以及摩爾芯光、移動云等新銳力量,圍繞AI驅動的電子電氣架構重構、高可靠感知系統突破、數據閉環與車云路協同等關鍵技術展開深度研討,為智能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創新思路。
AI與生態雙輪驅動 重構智能汽車電子產業格局
深圳市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楊洪在主題分享中深入剖析了智能汽車電子產業的發展趨勢與突破路徑。他指出,當前汽車智能化已進入新階段,83%的消費者將智能化體驗作為購車關鍵指標,其中90%對車載AI大模型感興趣。產業正面臨三大核心挑戰:如何突破智能座艙同質化陷阱、實現從功能堆砌到主動服務的轉變,以及構建第四代座艙域控實現體驗升級。同時,楊洪提出通過“AI+開放生態”的創新范式,采用SOA架構實現軟硬件解耦與跨域融合,可將開發周期大幅縮短,通過OTA將服務周期大幅延長。他強調,未來智能汽車將向“全域硬件集中化+AI本地決策”演進,這需要產業鏈上下游打破壁壘,共建開放協作生態。
構建“測試+監管”雙軌機制 破解自動駕駛規模化落地難題
佳都科技副總裁許健針對自動駕駛規模化落地提出關鍵建議。他指出,當前智能網聯汽車在無錫等試點城市的事故率顯著高于傳統車輛,凸顯安全測試與監管體系的重要性。許健強調必須建立“準入測試+監管評估”雙軌機制,重點解決三大痛點:封閉測試場缺乏統一安全標準、開放道路測試難以模擬復雜場景、NOA全程輔助測試環境缺失。佳都科技已開發行業監管平臺,實現對無人駕駛車輛的實時監控與調度,并呼吁建立從工具到場地的一體化測試體系,推動車路云真正實現雙向賦能,為智能駕駛規模化應用掃清障礙。
中央計算平臺加速汽車智能化躍遷
寧波均聯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球ADAS負責人汪浩偉深入解讀了中央計算平臺如何推動汽車從“功能疊加”向“智能定義”轉型。他指出,當前汽車電子架構正經歷從分布式ECU向“中央計算+區域控制”的范式變革,通過One-Board集成方案和單芯片艙駕融合技術,實現算力資源跨域復用。均聯智行已與黑芝麻智能合作推出行業首個量產級單芯片艙駕融合方案,同時與全球top3車企合作開發下一代onebox方案中央計算平臺,通過“基礎形態+組合形態”的彈性架構設計,滿足不同車型的差異化需求。汪浩偉強調,隨著3.0時代單芯片方案的普及,汽車將真正實現“一個大腦”統管多域的智能化突破,為AI大模型在車載場景的深度應用奠定硬件基礎。
數據閉環構建智駕進化新引擎
四維圖新高級副總裁蔣晟指出,當前汽車智能化已進入數據驅動迭代的新階段,頭部車企日均數據量已達PB級。面對數據合規治理與價值挖掘的雙重挑戰,四維圖新構建了“采集-脫敏-標注-仿真”全鏈路體系,通過與火山引擎、阿里云等合作建立合規數據閉環能力,實現車端數據實時回傳與云端高效處理。其自主研發的自動化標注系統可提升數據處理效率300%,已服務國內外多家頭部車企,助力智駕算法快速迭代。蔣晟強調,在確保符合工信部“非必要不出車”等法規前提下,數據閉環正成為智能駕駛技術突破的核心引擎。
車云一體平臺驅動AI+場景體驗升級
東軟睿馳副總裁王寧展示了其車云一體平臺如何為整車智能體驗的重構提供系統性、平臺級支撐。該平臺支持整車級SOA能力構建與服務編排,同時突破車端算力的延展邊界,為AI賦能下的人車交互、智能輔助駕駛等場景體驗提供端云一體的算力資源保障,也為智能汽車構建具備感知、理解與響應能力的AI Agent奠定關鍵基礎。平臺已實現百萬級量產驗證,推動汽車從“功能疊加”向“場景定義”轉型,助力車企實現“千車千面”的個性化體驗。王寧強調,未來東軟睿馳將在車云協同方向持續創新實踐,加速實現整車從出行工具向“認知超級終端”的跨越式進化,引領未來智能出行生態的重構與升級。
平臺化方案加速全場景落地
車凌科技副總裁閆凱展示了其“凌云平臺”如何實現車云數據的高效協同。該平臺通過僅占用2K算力的微型SDK,構建了毫秒級響應的數據通道,已連接超200萬輛車,幫助車企降低70%的數據傳輸存儲成本。平臺創新性地開發了微碰撞檢測、電池健康評估等12個智能體模型,并開創了“數據運營分賬”的新型商業模式,幫助某車企實現年度7000萬流量成本節約。閆凱強調,車凌科技正與浙江大學共建聯合實驗室,持續完善數據智能體的商業化應用生態。
端到端架構革新加速自動駕駛技術突破
Nullmax 首席科學家成二康博士深入探討了端到端架構對自動駕駛技術演進的關鍵作用。他介紹,最新研發的單Decoder架構通過統一處理感知與規劃任務,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時將參數量降至傳統方案的1/10,顯著提升了算法效率。基于BEV+Transformer的技術路線,該架構實現了動態目標檢測、靜態場景理解與行車軌跡預測的協同優化,其成果已被ICCV2025收錄。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通過虛擬數據生成技術,系統可自動構建復雜場景數據集,為自動駕駛從實驗室走向開放道路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這些突破性進展標志著自動駕駛技術正從模塊化向高度集成的智能化階段快速演進。
芯片化激光雷達突破智能駕駛感知瓶頸
摩爾芯光聯合創始人兼CEO孫杰在論壇上展示了新一代FMCW激光雷達如何突破傳統感知技術局限。該技術通過測量光頻率而非時間,不僅能獲取目標距離,還能實時捕捉運動物體的速度矢量,在190米外僅需3個點即可完成目標識別。相比傳統方案,其全固態芯片化設計將分辨率提升至等效600線水平,在強逆光、隧道等復雜場景下仍保持穩定性能。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該技術可提前檢測行人突然出現的“開門殺”場景,完美適配即將實施的新國標AEB要求。這些突破標志著智能駕駛感知系統正從“看得見”向“看得懂”的質變階段邁進。
云智算基座打通車路云協同經脈
移動云行業拓展部副總經理陸揚系統闡釋了數字新基建如何賦能智能交通發展。依托“4+N+31+X”的分布式算力網絡布局,中國移動已構建覆蓋全國的云智算基礎設施,包括1.9萬卡的呼和浩特智算中心等核心節點。通過“算力+網絡”的一體化調度,實現車端感知數據、路側信息與云端決策的毫秒級協同。在上海“雙智城市”等示范項目中,該方案成功將單車智能升級為系統智能,驗證了“中心訓練+邊緣推理”的技術路徑。陸揚強調,只有打破數據孤島和算力碎片化瓶頸,才能真正實現車路云一體化的數字生命。
破局智能汽車量產瓶頸:跨域協同與安全底線的創新平衡
除了專業的主題分享,論壇更開展了主題為“關鍵技術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的圓桌對話,邀請4位重磅嘉賓深度參與。
東軟睿馳副總裁王寧指出,中央計算架構的突破需要平衡算力、功耗與安全等方面,東軟睿馳車云一體平臺有效突破車端算力和存儲限制,在入門級芯片平臺上實現媲美高算力芯片的智能化用車體驗。他強調汽車創新必須守住安全底線,在可驗證、可控范圍內積極推動AI等新技術上車,為行業構筑起更具韌性的技術護城河。
武漢軒轅智駕產品總監鄧行展示了紅外熱成像技術在極端環境下的獨特優勢,其傳感器能在雨霧天氣實現120 米前方目標物識別,通過多源數據融合提升ADAS決策置信度。他認為技術創新應聚焦真實用戶需求,避免“偽創新”陷阱。
火山引擎智駕云負責人張路提出數據合規與價值挖掘的平衡方案,其與圖商共建的Rgent合規云已實現數據處理效率提升300%,存儲成本降低28%。他呼吁行業建立標準化數據平臺,避免重復投入造成的資源浪費。
TINNOVE梧桐科技AI專家胡偉闡述了“主Agent+專業Agent”的座艙架構,通過情感交互、場景推薦等功能重構人車關系。面對大算力芯片帶來的生態挑戰,他建議建立“服務-數據-算力”三級標準化體系,推動行業協同創新。
四位嘉賓一致認為,當前智能汽車技術落地的核心瓶頸在于:跨域協同能力不足、高質量數據稀缺、工程化人才短缺。突破路徑需要產業鏈上下游在電子架構、感知硬件、數據閉環、車云協同四大領域深度融合,構建“技術-標準-生態”三位一體的創新體系。特別在L3級自動駕駛即將商用的關鍵節點,更需建立覆蓋“研發-測試-運營”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驗證機制。
至此,2025世界智能汽車大會“智馭未來,加強關鍵技術攻關”主題論壇在一片熱烈的氛圍中圓滿落幕。本次論壇集中展示了中國智能汽車產業在核心技術領域的突破性進展——以電子架構為骨骼、感知硬件為感官、數據閉環為神經、車云協同為血脈的系統創新格局已初步構建。與會企業代表達成共識,將持續深化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共同推動智能駕駛技術從實驗室走向開放道路的規模化落地。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問界M8純電/吉利銀河A7領銜 8月上市新車匯總
- 2一汽-大眾新款攬境上市 售26.99萬元起
- 3新款坦克500將8月11日預售 新增激光雷達/配冰箱彩電
- 4全新MG4正式開啟預售 預售價7.38萬元起
- 5全新智己LS6將8月15日發布 增程/純電動力可選
- 6嵐圖追光L無偽諜照曝光 外觀“尊”味十足
×一级a做免费大全在线观看_国产三级精品三级男人的天堂_欧美激情二区在线播放_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日本在线一免费区 | 亚洲v欧美v日韩v中文字幕 | 亚洲另类久久久精品 |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a∨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天堂网精品网站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二区 | - 2一汽-大眾新款攬境上市 售26.99萬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