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技術能力不足、資金瓶頸與缺乏整車廠支持將考驗中國車用電子產業發展 中國大陸積極以政策扶植車用電子,包括中央政府「十一五規劃」列車用電子為主要發展領域,發展車用動力、車用電子系統等;或是由信息產業部與科技部成立「汽車計算平臺」,鼓勵地方政府參與;或是以項目金援支持方式,如深圳特爾佳及金證科技公司就是獲大陸政府單位輔助。
雖在政策扶植下,中國大陸車用電子產業仍面臨許多發展挑戰,可以下列幾個領域分析之:
1.研發技術能力與國際差距太大。中國大陸涉入汽車零組件或車用電子不過數年光景,也暴露起相關問題,包括研發投入不足、科研與產業結合不夠緊密、對于國際標準的了解不足等。相關問題反應在產品上,系統不穩定、安全性難達到國際標準問題倍出,而此也影響其產品于市場之發展。
2.資金瓶頸問題。企業投入車用電子需具備相當資金、研發成本,而后續產品或系統需配合車廠需測試、匹配試驗,費用所費不貲,對于目前投入車用電子本土廠商多屬于小型規模業者,資金將面臨嚴峻挑戰。
3.缺乏完整整車體系支持,影響發展規模。檢視國際著名的車用電子廠商如Delphi(初期為GM關系企業)、Visteon(初期為Ford關系企業)與Denson(Toyota轉投資企業),皆具后端整車廠挹注。而中國大陸主要整車廠多半非獨資成立,而是與國際車廠之合資關系,甚至被合資公司所主宰,而車用電子廠商在缺乏整車廠支持下,將影響其后續發展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