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幾年前兩廂車在中國市場上還舉步維艱的話,那么,現在它已經打開局面。日前,記者深入一線對6款10萬元級兩廂車,包括高爾夫、東風標致206、凱越HRV、騏達、Polo、飛度的市場表現進行調查后發現,從最初的受冷遇,到現在成為都市年輕人的新寵,兩廂轎車市場前景看好。
高爾夫:內在品質深入人心
高爾夫的市場表現可以說是一條上弦曲線。
2003年7月,高爾夫在人們的期盼聲中上市。這款在歐洲銷量最大的車型,在中國卻遭遇冰封。從7月到9月,北京市場月均銷量僅為90輛左右。人們難以理解,這個外形和夏利差不多的兩廂車,最高價竟然接近17萬元。高爾夫的遭遇直接導致后來的福特福克斯、標致307等原型為大兩廂的轎車在中國只能以三廂形式出現。
高爾夫的首批用戶帶有明顯的特征,大部分消費者是從海外學成歸來創業的海歸人士。由海歸帶動,大學教師、文化工作者等一批高素質人士紛紛成為高爾夫的擁護者。據統計,高爾夫在北京市場銷量由2003年的月均90輛,增長到2004年上半年的月均140輛,2004年下半年的月均280輛左右,2005年的月均500輛,今年前5個月銷量超過去年同期已無懸念。
在一汽-大眾海聯力通店,據店員介紹,從2005年開始,高爾夫銷量與它的同宗兄弟寶來已基本持平。進入2006年,高爾夫銷量開始反超寶來。
與其他兩廂車購買人群偏年輕有所不同的是,高爾夫的購買群體中,還有相當部分退休后的老人。這與高爾夫穩重大氣的外部特征有相當關系。“不過,個體戶和暴發戶是不會考慮這個車子的。”銷售人員笑著介紹。
人們選購高爾夫的最大原因在于它所代表的德國品質。據了解,客戶在挑選寶來的同時,常常會將它與花冠、福克斯放在一起對比,但很少將之與其他兩廂車型比較。客戶一般分為兩類:一是很短時間就決定把車買走;另一部分是來了多次,經常在車子旁邊轉悠,最后常常是因為價格等原因而離開。高爾夫的內在品質已經深入人心。
做工精細是人們對高爾夫的另一個認同點,在機器倉內,各種連接電線一律塑料管包裹,在其他大部分同級車型中,只是裹上幾圈防水膠布。此外,高爾夫的操控性有口皆碑。
“除價格稍高外,這車沒有任何缺點。”銷售人員這樣夸下海口。由高爾夫撬動的高品質、大兩廂車時代已經到來。
東風標致206:操控制勝銳意進取
標致206正在創造國內兩廂轎車市場新的銷售奇跡。
2005年11月收取訂金,2006年3月上市,到今年5月才開始市場推廣,標致206真正與消費者親密接觸的時間不過幾個月,但銷售態勢之好出乎人們意料。
在東風標致標龍京津經銷店,店員介紹,該店在下線前共收到訂單110張,現在每個月交付用戶60輛,新接到的訂單也在60輛左右,和新增訂單大致持平,銷售處于良性循環。
206的實際用戶并不是以女性為主,購買206的男女比例是7:3,這個比例與中國轎車市場購買性別整體比例大致相同。現在店內307和206的銷售比例大約在6:4,銷售人員相信不久二者會持平。
從市場反饋來看,206的實際受眾與廠家當初市場定位完全一致: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人,經濟能力有限,有活力,愛運動,不需要太多功能的代步工具。實際上,206是一個講究實際的小車,前車窗是電動,后車窗手搖,許多人對此不理解,這是因為其主要定位目標是單身貴族或者是二人世界。
由于在一款較小車上配備1.6升發動機,206動力顯得相當充足。消費者對206贊不絕口的一點就是它的動力和操控性。此外,206和307一樣,也是每1.5萬公里做一次保養,這無形中減少了消費者的購車使用成本。
根據消費者在北京市區測試,即使在擁堵情況下,標致206百公里油耗在7.5升左右,這個成績在同排量車型中已經非常理想。206的另一個優點在于它與歐洲市場上的原型車幾乎沒有任何區別,現階段其國產化率在55%,這也是促成購買的一個因素。
與206最為接近的選手是大眾Polo,同樣是行銷歐洲的經典兩廂車,206的最大優勢在于價格優勢。1.6升排量采用Tiptronic手自一體變速箱的206價格在11萬元左右,而相同配置的Polo則貴得多,需要14萬元。
面對激烈的兩廂車競爭,206還有一個殺手锏,它將在年底推出1.4升排量的206,屆時小獅子的性價比優勢將更加明顯。
凱越HRV:銷售平穩女性偏愛
正當別的廠家為將國外原型兩廂車拿到中國硬生生的加個尾巴變成三廂車而忙得不亦樂乎的時候,2004年,敏銳的上海通用感受到市場對大兩廂轎車的渴望,從而在三廂車凱越基礎上,設計出一款造型新潮的HRV,與三廂比更加運動、時尚,成為當時國產內部空間最大的兩廂車,并打出健康、休閑、活力的旗號。
雖然思想前衛,設計新潮,但在最初一年時間,HRV與它的原型車三廂的凱越銷量比例卻非常懸殊。HRV的銷量大約只占凱越銷量的1/7。但凱越HRV銷量呈現逐年上升之勢。
現階段HRV銷售態勢平穩,據北京聯通別克店工作人員介紹,與凱越購車公私兼用不同,凱越HRV全部是私人使用,而且女性比例遠遠高于男性。消費年齡劃分也比凱越要低。
與凱越相比,HRV的用戶更看重HRV外形時尚,內飾動感,使用方便。無論是在路上行駛還是停車入位,兩廂車的優點不容置疑。在選購HRV時候,很少有用戶會在兩廂和三廂間猶豫。
選擇凱越HRV,對于消費者來說,最大的價值在于別克品牌帶來的尊崇感以及美系轎車令人放心的安全性保證。雖然銷售員承認HRV在同級車中比較費油,但與安全性相比,沒人會為了省油而忽略后者。
總之,這款車與大眾高爾夫車外觀大小差不多,但是配置高,價格低,對于注重性價比的消費者來說,相當具有吸引力。
騏達:增勢迅猛后發制人
去年8月份騏達投放市場后表現不俗,在去年不到4個月時間里,騏達銷售突破1.5萬輛。在東風日產今年20萬輛的計劃銷量中,騏達將承擔一半以上的銷量。
兩廂騏達更富運動感,鎖定的目標客戶群比三廂頤達更年輕。從銷售統計來看,兩廂版的騏達更對人們胃口。
除了外形時尚、使用方便外,所有兩廂用戶對騏達的共同感覺是:這車子夠酷。由于日產與雷諾的合資背景,Tiida外形呈現出明顯有別于日系車中規中矩風格的特征。甚至有消費者開玩笑表示:“混血兒就是漂亮。”
記者在東風日產森華佳運經銷店采訪后發現,該店一個月騏打銷量約在80至90輛左右,比三廂頤達多10至20輛。
最讓消費者津津樂道的是騏達的內部空間,它在同級車中最大,甚至與天籟不相上下。全鋁發動機是騏達的另一亮點,在同級發動機中技術領先。此外,騏達外觀保留了歐洲化的時尚元素,內部做工則保留了日產精細體貼的特點。
影響騏達銷售的因素主要來自兩方面:認為日系車鐵皮薄,安全性有隱患;此外,騏達在兩廂轎車的比較中價格仍然較高。
Tiida系列兩款車型是繼廣本飛度之后表現最搶眼的兩廂轎車,去年騏達和頤達的銷量超過5萬輛,從今年前5個月銷售走勢看,Tiida系列今年銷量應超過9萬輛。
Polo:改頭換面力圖復興
新POLO兩廂車“勁情”
2002年2月,如同在改革開放初期人們普遍穿著的灰藍色中山裝中放入幾件色澤鮮麗的西式服裝,上海大眾Polo一上市,汽車市場為之眼前一亮,人們在呆板乏味的“老三樣”車型外找到了動感時尚的新選擇。自Polo開始,很多消費者對兩廂車廉價、低檔的偏見開始逐漸改觀。
但在持續兩年的熱銷后,Polo不可思議地賣不動了。分析起來,中國入世后競爭對手大量進入,競爭車型由少變多是造成Polo由盛轉衰的主要原因。巧合的是,這個時間點和這個原因基本與大眾在中國遭遇頹勢的情形吻合。
在上海大眾北京眾義達店,談到即將推出的Polo GP,銷售人員認為,這是大眾改變Polo定位、擴大銷售范圍的嘗試之舉。Polo上市之初,它的一對“大眼睛”成為自己的招牌,吸引了一大批活潑熱情的年輕人。但隨著競爭對手增多,這種過于卡通可愛的外形反倒成了擴大銷售的負擔。Polo的受眾被嚴重壓縮在20至28歲,以女性為主的狹小區間內。這與國內車市主流消費群體嚴重不符。改變形象,重新定位,推出Polo GP也就勢在必行。
與多位消費者溝通后,大家對于Polo的看法相當一致。選擇Polo,很大程度上是對它所表現的德國品質表示認可,發動機采用的Combus總線系統,手自一體6速變速器是Polo高品質制造的保證。其次,激光焊接的高強度車身使人對Polo的安全性增添信心。
當然,缺點也是顯而易見。人們質疑Polo是否“技術過剩”,消費者需要為這種額外的技術買單。此外,后期保養費用、配件價格等也普遍高于同級車輛。最關鍵的一點,在油價不斷高漲的能源短缺時代,Polo只喝97號汽油的“胃口”確實不小。
關于Polo即將推出的轉型之作Polo GP,銷售人員表示,雖然還沒有公布價格,但Polo GP價格肯定會比老款Polo 要低,配置也會隨之下降。最明顯的是,Polo GP版的剎車改用前碟后鼓式剎車,而原來Polo采用剎車效果更好、成本也更高的前后碟式剎車。此外,Polo GP中控臺的材質也會與老款Polo有所不同。
飛度:經濟省油受眾廣泛
飛度
飛度的出現間接促成了上海大眾Polo的頹勢。雖然在三廂版推出一年后才推出兩廂版,但兩廂版銷量反超三廂版,使那些曾經認為同類車型兩廂車賣不過三廂車的人大跌眼鏡。
在廣州本田立水橋店,銷售員告訴記者,兩廂飛度銷售情況非常好,店內庫存車不超過10輛。2005年,在廣本所有車型中,兩廂飛度緊隨雅閣之后,銷量排名第二。
在兩廂飛度和三廂飛度的客戶對比中,選擇飛度三廂的多是35歲以上人群,穩重踏實,看重三廂后備箱的實用性。選擇飛度兩廂的人群跨度很大,從20歲到45歲都有,甚至包括老年人。據了解,有一個60多歲老大爺竟然選購了一輛紅色飛度自己使用。
有趣的是,兩廂飛度購買者大多認為自己時尚,選擇兩廂能夠體現自己的個性,夠酷;他們認為三廂購買者都是保守中庸的中年人,甚至會遭到他們的恥笑。
從銷量對比上來看,兩廂飛度占絕對優勢,這從兩廂飛度上市以來一直如此。迫于無奈,廠方從去年年底開始有意減少三廂飛度的供應,一方面是減少庫存浪費,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給今年上市的思迪讓路。
同類車型兩廂戰勝三廂,飛度是國內第一個這樣的案例,究其原因在于兩廂車帶給人們時尚動感自由的誘惑遠遠大于三廂車所謂的體面感。此外,由于在原來兩廂基礎上硬生生地加了個“尾巴”,導致車身比例不協調,大大影響了三廂飛度的美觀。
兩廂飛度的熱銷,除全球同步引進原裝車型的原因外,它的節油性在高油價時代也越來越受重視。幾個受訪者表示兩廂飛度百公里油耗在7升以下。
影響消費者購買的最大因素不在于飛度車型本身,而是來自于對日系車的偏見。由于部分消費者對日系車的認識,導致放棄購買日系車。此外,盡管已經證明車輛鐵皮厚度對行車安全沒有太大影響,但消費者對于普遍鐵皮較薄的日系車,特別是對廣本產品的安全性存在質疑。這是影響廣本飛度銷售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