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車不錯的。”一上來,賣主就開始夸獎這輛車。 “94年11月的,到現在都快十年了。開了多少公里了?” “你自己看吧。”說著賣主打開車門讓我自己看,開門的時候,我注意到個細節是這個賣主手上顯然有好幾輛車,開門的時候他是試了三把鑰匙才打開車門的。我探頭進去瞄了一眼儀表盤大約19萬8000公里。不算很多,折算下來一年2萬,平均一天也才55公里左右。 “跑得不算很多嘛。” “當然,這車是公車,平時沒事他們不開的咯。” “公車?哦,是那個公司托你賣掉的?” “不是,我自己買下來的,現在轉手賣掉。”哦……原來是個倒爺。我又看了下內飾,還算過得去,有個CD機貌似還不錯。 “怎么賣呢?帶牌多少錢?”我開始切入關鍵了。 “這個是公家的牌,你還得公轉私的。公轉私的錢算誰的?” “算我的。” “這樣啊,哦……8萬。” “8萬?”我思索了一下,“不帶牌呢?不帶牌多少錢?” “不帶牌照?你就要一輛空車?” “嗯,我不會去花4、5萬去弄個牌照的。我總歸有我的辦法的。”我裝出很有門路的樣子。 “這樣子啊,4萬,4萬這車給你,其他都是你自己來。” “4萬太貴了吧。” “我這車值這個價錢的。你看看這個輪轂,看車好壞就得看輪轂(我至今還不懂為什么要看輪轂),你再看看行李箱。”說著他打開了行李箱,并且掀起行李箱的鋪墊,讓我直接看到了備用輪胎的地方“你看,還不錯吧。你想想這個車還能開個5年左右,你開個2、3年轉手再賣掉,只要保養還行的花應該還能賣個2、3萬的。你想想現在買個新車一年折舊費就多少啊?”賣主一直在說服我。說實話,這里除了備用輪胎是新的,我真的沒看出有什么地方不錯。 “你再看看發動機艙。”賣主很殷勤地拉我去看了發動機艙。“看一下,別動手哦。”賣主強調了別動手。發動機艙洗得很干凈,比前面那輛干凈多了,一點油垢都沒有。但是除了干凈,也看不出其他明堂來,發動機本來就是要發動了才知道好壞的。 除了試車,我想我該問的該看的都差不多了。“好的,我拍幾張照,回去和家里商量一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