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祺汽車、長安汽車,兩個品牌都出現過普遍性的質量問題,區別在于前者是主觀的認可問題而不去修改,后者發現問題處理方式不盡人意但問題已經解決,質量高低則很容易判斷了。傳祺汽車有兩大嚴重問題,第一是不絕對涉及質量,而是品質品質低價格高;以GS4為發動機仍使用多點電噴落后技術的1.3T和1.5T,以大排量為例最大功率112kw、峰值扭矩235N·m(1450-4250轉),噴油技術非常落后、動力調教也相當保守,使用這樣一臺發動機的國產SUV,其價格只應該在6~8萬之前;因為搭載缸內直噴1.5T,動力遠超GS4的自動擋同級SUV起售價應低至8萬,但是GS4的1.5T自動版官降后起售價還要超過10萬,真的想問一問傳祺:誰給您的勇氣?廣汽背后糟心的日系合資品牌嗎?不過技術落后價格高并不是嚴重問題,有品牌偏好的話還是可以考慮的,但是變速箱的嚴重問題就不能無視了。仍以GS4為例,這臺車的1.3T以及1.5T低價版使用的變速箱是干式七檔雙離合,這臺變速箱是菲亞特提供技術、由依維柯負責生產、型號為Dual dryve的雙離合,菲亞特
菲翔(
查成交價|
參配|
優惠政策)致悅因為這臺頓挫嚴重、耐用性很差的變速箱而退市,菲克JEEP也因同款變速箱銷量暴跌。這些合資品牌品質低一些可以接受,畢竟外方只是為了利益最大化而不是為了提供一臺國民車;但是廣汽傳祺是國產汽車品牌,使用同樣低端劣質的變速箱面對消費者是不應的,可以說在濕式雙離合問世后,所有還在使用干式的國產汽車品牌都不值得令人尊重。不過GS4還有一些高價版變速箱用6AT,但量產車有穩定質量的因性能弱而沒有性價比,看似有些性價比的量產車又沒有質量,廣汽傳祺是不是被旗下的合資品牌帶壞了呢?長安汽車存在的問題是CS75老款裝備的藍芯1.5T,涉及數十萬臺車的機油增多問題過于嚴重了,機油增多是設計或制造缺陷導致,或活塞間隙大或油氣分離異常,藍芯1.5T基本能夠確定或制造環節的活塞間隙問題,因為后期無非修復。這一次時間對于長安汽車的打擊是非常嚴重的,全品牌量產車銷量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持下滑趨勢。不過長安倒是不像有同樣增多問題的本田和韓系車,這些品牌在出現問題后繼續銷售的發動機仍存在同樣問題,而長安的問題車不論用什么方式處理最終是與車主和解了,后續的新款發動機不再有類似的問題。以CS75為例直噴1.5T發動機最大功率131kw、峰值扭矩265N·m(1450-4500轉),動力表現優于GS4、油耗同樣的推重比綜合對比也要略低一些,問題解決后的技術水平比傳祺領先。變速箱使用長安研發的7擋濕式雙離合質量會達到正常水平,因離合器浸泡在油腔內會利用變速箱油潤滑和散熱,而傳祺的干式雙離合沒有任何潤滑只是干磨,耐用性不是一個等級;除質量以外CS75在價格上也有優勢,雙離合自動版官降后指導價9.78萬低于GS4,6AT的自動版也比GS4的干式雙離合版價格更低。從這兩臺車的對比可以明顯看出質量的優劣,長安汽車至少還是愿意為消費市場提供優質產品的,而傳祺汽車已經完全“合資化”走高價低質的路線了;這個品牌怕是離開廣汽的輻射區域會很難生存,包括廣汽旗下的合資品牌的品質真相也在逐漸被揭露,不建議考慮傳祺。(上文由天和Auto撰寫,僅代表個人觀點;禁止站外轉載,平臺內歡迎轉發。)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