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口罩百萬支、自制口罩機:車圈這些女人厲害了
五菱實在是太火了,不僅生產口罩的內容流量火爆,媒體圈還以擁有五菱口罩為榮。那么五菱是什么時候開始造口罩的呢?五菱造口罩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聯產口罩
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開始聯合供應商生產口罩,是國內第一家宣布跨界生產口罩的汽車企業。該項目由上汽通用五菱在生產管理、項目管理、設備保障、質量管控、包裝等方面提供人員及技術支持。
第二階段 自產口罩
在支持供應商轉產口罩成功后,通過自建生產線的方式,進一步擴充口罩產能。2月13日,“五菱牌口罩”批量出貨,形成日均50萬只的產能。從想法提出到第一批口罩下線,僅用時3天。“五菱牌口罩”只贈不賣,一部分將由給柳州市政府統一調配用于支援防疫一線,另一部分將會陸續贈送給防疫一線工作者、上下游產業鏈合作伙伴。
第三階段 自主生產口罩機
不僅能跨界生產口罩,還能自主生產口罩機。作為國內少數幾家擁有全流程制造工程能力的汽車企業之一,上汽通用五菱76小時完成口罩機的自主生產(口罩機的生產周期一般需要10天左右)。2月19日,由上汽通用五菱自主生產的、廣西首臺全自動口罩機正式下線。截止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已經建成22條自動化口罩生產線,生產能力可達到日均200萬。
76小時第一臺自主生產口罩機下線
車企能造口罩其實并不奇怪,車企的研發制造水平、人員素養、場地優勢和上下游產業鏈優勢都很明顯,至于生產資質,車企都是當地的大戶,在緊急防控需求下自然會有快速通道,但上汽通用五菱為何從自產口罩升級到生產口罩機?事情要從五菱從全國搶購到的4條口罩生產線說起。
當時在政府部門、供應商和經銷商的協助下,運載口罩生產線的司機日夜兼程趕路,中途經歷了封路、車輛故障等阻礙才將生產線順利運到柳州。然而,外購的口罩設備普遍非常老舊,其中2條生產線已出廠11年、閑置3年,內部的很多核心部件(如切刀、軸承和超聲波儀器等)已經嚴重磨損和老舊,導致生產時常出現故障、產能無法順利爬坡,時間緊迫這可如何是好?
這時一個看似柔弱的身影出現了,她就是上汽通用五菱口罩自制線項目管理總監吳美慧。為解決口罩產能需求,吳美慧的團隊對外購口罩機進行結構分析,判斷自制口罩生產線的可行性。作為國內少數幾家擁有全流程制造工程能力的汽車企業之一,上汽通用五菱擁有從設計、加工到調試交付車身焊裝產線的完整制造工程團隊,一直以來,公司所有車型的車身生產線都是自主開發及建設的。相比于汽車生產線,口罩生產設備的機械原理相對比較簡單。
右邊為五菱口罩自制線項目管理總監吳美慧
為了開展口罩生產線的自制工作,公司緊急抽調超過120位專家及工程師,組成了項目核心團隊,24小時倒班進行技術攻關,繪制圖紙170余張,自制、采購零部件達760種、2200多件。依靠強大的執行能力、專業技術,項目團隊短短一天就完成了主要的結構設計和圖紙發放,76小時完成口罩機的自主生產(口罩機的生產周期一般需要15-20天)。
口罩機生產的問題解決了,調試的問題又來了:口罩機生產的關鍵難點在于調試。讓生產線動起來很容易,但是要生產出合格的產品并不容易,尤其是對于從未接觸過口罩生產線的團隊而言。
首先需要攻破的是技術難題,項目初期,工程團隊迅速掌握了口罩機的機械原理,但是關鍵的定位和調試標準還不是特別清晰,由于時間緊迫,項目團隊需要一邊摸索定位調試標準,一邊開始制作設備。 生產過程中,口罩壓褶的制作是難點之一??谡謮厚扌枰秸?、居中,才能達到更好的防護效果。在生產過程中,由于沒有掌握到關鍵工藝,單純靠限位難以達到預期,布料與機器的適配直接影響到壓褶的成型。多次調試生產效果都不理想后,項目團隊決定快速更換方案,將制作口罩褶皺的機構從夾片式換成滾輪式,經過兩天一夜的不間斷調試后,最終攻克了這一難點。
除了技術難題之外,關鍵零部件的采買也十分困難。由于疫情防控期間各地復工率低,且物流運輸難度大,導致關鍵零部件無法快速采購到位??谡稚a線所需的超聲波設備市場價格飆升,已從平常3000元漲到30000余元,漲幅達10倍。面對困難,上汽通用五菱得到了上汽集團和柳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并發揮自身的體系優勢,發動當地經銷商直接到生產現場采購設備、連夜發運柳州,采購地包括廣西、廣東、重慶、浙江、四川等地15家供應商采購零部件。同時,依靠技術團隊專業的自主加工能力進行零部件自制,按計劃完成了所有零件的加工及備貨。
口罩機的制造和運轉問題都解決了,接下來就是全力以赴生產口罩。
上汽通用五菱內部成立了巾幗戰疫突擊隊,突擊隊一共召集了120名女工,陽瓊成為了口罩生產線工段長。“當工會發出招募令,動員大家支持口罩生產,我第一時間報了名,沒有絲毫猶豫。因為我是一名黨員,盡自己所能為防疫抗疫做出一點微薄的貢獻,是我的心愿,也是我的責任!”
陽瓊有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今年剛7歲,她原本在發動機車間工作,所在班組有60-70多個人。而陽瓊的愛人跟她是同一個公司,是五菱技術中心試制車間的一名技術員,當時負責公司口罩生產工裝的加工,從2月初開始,他一直連續加班加點趕制工裝。夫妻二人都要投入緊張的加班那孩子怎么辦?陽瓊說道:“沒關系,我可以上夜班!”
從2月15日開始,陽瓊一直在口罩生產線工作,為了保證口罩的生產進度,口罩生產線工人都是輪流分批去吃飯,工作節奏很緊湊,生產過程中偶爾去喝杯水又繼續投入到生產工作中。好在陽瓊的家人都很支持她的工作,陽瓊老公知道她要上班后主動調班,而且“兩個小孩也很乖很聽話,雖然現在陪小孩的時間會比平常少很多,但他們很獨立,會每天按時完成布置的作業,他們也想知道媽媽在生產線是怎么生產口罩的,想戴上五菱牌的口罩出去玩。等到疫情過去之后,想帶小孩出去出去跑步、游泳。”
后記:
2020年3月8日是第110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從權利覺醒到個人價值實現,女性的發展程度標注了人類文明的高度。
戰疫還在繼續,挺身而出的人們依然堅守在崗位上。醫護行業,“在湖北,數十萬名女性醫務工作者在戰疫打響的第一時間就全部投入救治一線;在全國其他地區,廣大女醫生、女護士構成“白衣戰士”的中堅力量,很多護理團隊中女護士比例超過90%”,她們的奮不顧身和無畏奮戰是當代女性面貌的縮影。在汽車行業,在各行各業,在我們身邊都能目睹女性的力量,過節的意義有時并不在于慶祝,而在于看見,看見她們的每一份堅韌,看見她們的每一份勇敢,看到她們的每一份付出,而看見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