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聯分會發布最新月度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其中,新能源車市整體呈現 “環比降溫,同比穩增” 態勢。其中,批發銷量118萬輛,環比下降4.8%,但同比增長25%;同時分化加劇:14家車企環比下滑,光束/小米逆勢漲超20%。

頭部陣營洗牌明顯
從榜單信息可以看到,比亞迪首現環比下滑,7月批發銷量34.1萬輛,環比下降10%,主銷車型秦/宋系列仍穩定,但高性價比競品增多帶來壓力。吉利則同比暴漲101%,達到13萬輛,銀河系列貢獻9.5萬輛,同比增長200%,新能源占比達55%。長安/五菱同比高增,其中,長安漲80%,旗下阿維塔月銷破萬,五菱漲101%,旗下宏光MINI EV占2.7萬輛。

新勢力冰火兩重天
而在新勢力車企上,各家表現則是冰火兩重天,其中,增長派代表車型為小鵬、零跑、小米;其中小鵬同比增長229%,零跑、小米則同比翻倍。而承壓派則有理想、埃安,同比跌超20%,同時特斯拉也出現連續8個月同比下滑,本月環比下降5.2%。

市場格局變動原因
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大頭覺得主要有三個方面。其一是政策透支后需求自然回落;其二是10-20萬價格帶成主戰場,例如五菱星光10.98萬起沖擊比亞迪秦;其三則是智能化配置下放,加劇技術內卷。例如深藍搭載3nm芯片。

大頭觀察
總的來說,大頭覺得,有三個方面可以重點關注一下,第一、新能源市場沒有永遠的贏家。比亞迪環比下滑、特斯拉連跌說明市場迭代加速;第二、本土化與性價比是關鍵,吉利/五菱的爆發印證貼合用戶需求的產品仍具爆發力;第三、淘汰賽開啟,埃安主力車型失守、問界下滑,揭示缺乏差異化技術的品牌將面臨嚴峻挑戰。而未來勝負手在于,能否快速響應消費需求變化,并在智能體驗與成本間找到新平衡點。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