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評價規程體系框架發布
為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和關注,客觀反映國內市場新能源汽車的產品質量,近日,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與國家新能源汽車大數據聯盟正式發布了《中國新能源汽車評價條例》的體系框架。評價體系將主要從能耗、安全和經驗三個方面重點關注標準和測試方法的制定。
中國汽車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在現場表示:“如今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已經不同于過去幾年產品的起步階段。不能簡單地以實現產品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產品資質為價值取向,即使沒有補貼,也要讓產品有更好的質量和更好的性價比供市場選擇?!痹诖吮尘跋拢吨袊履茉雌囋u價條例》應運而生。
據了解,在制定《中國新能源汽車評價條例》過程中,以消費者廣泛關注的問題為出發點,調查了消費者對當前電動汽車續航能力、耐環境性、充電、體驗、安全等方面的投訴。經過與來自研究機構、汽車企業、核心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高校、媒體等數十位行業專家的討論評估,形成了目前的體系框架,總結了能耗、安全、經驗三大評價。
在能耗維度上,評價體系以WLTC循環工況為基礎,對車輛高速、常溫、高溫、低溫四種環境和工況進行能耗測試,盡可能模擬純電動汽車在溫度、濕度、空調節和使用條件下的續駛里程和能耗率的變化。通過大數據的統計,可以進一步得到實際車輛在不同溫度區間、不同地域、不同駕駛方式下的實際行駛能耗。這些數據的獲取和評估旨在使能耗評估盡可能接近實際車輛應用。
在安全維度上,系統設置了使用安全、功能安全和碰撞安全三個維度,系統評估了車輛在使用中的耐環境性、誤操作保護和乘員保護能力。此外,在功能安全方面,增加了車輛功能濫用的評價,目的是評價車輛在非正常使用情況下是否有合理的應對策略和防護措施。
體驗維度包括通過實車測試的駕駛體驗指標和通過大數據分析的耐久體驗、品質體驗、出行體驗評價。針對消費者在使用新能源汽車過程中的核心痛點,設置了多項二級指標,未來將根據政策、技術和市場環境的發展不斷完善和豐富。
在制度建立責任方面,中國汽車研究院將主要承擔能耗率、續駛里程、充電效率、使用安全、功能安全、駕駛體驗等維度的實車測試。新能源汽車大數據聯盟主要負責能耗穩定性、里程穩定性、耐久體驗、品質體驗、出行體驗等維度指標的數據分析與評估。
根據項目組2021年實施計劃,基于系統框架,項目組將繼續研究并征求專家意見。4月,新能源汽車評價法規正式發布,測試評價結果將于2021年下半年分兩批發布,將持續關注。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