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機油的級別
2025-07-18 12:46:23
作者:資訊小編
區分機油級別主要看質量等級與黏度等級。質量等級上,API將機油分為S系列(汽油發動機用,字母越靠后檔次越高)和C系列(柴油發動機用,字母越靠后檔次越高)。黏度等級方面,冬天的機油有0W、5W等,數字越小流動性越好、適用氣溫越低;夏天的機油有20、30等,數字越大黏度越大、高溫保護越強。查看機油瓶上標注的這些信息,就能明確其級別。
具體來說,在質量等級的S系列中,從早期的SA到如今先進的SN等,歷經了十多個發展階段。像早期的SA、SB等級別,在如今看來性能較為基礎,已經逐漸被市場淘汰。而SN級則代表著目前汽油發動機機油的較高水準,能夠為發動機提供更全面、更優質的保護。C系列同理,從CA到CJ - 4等,字母越靠后,越能滿足柴油發動機在不同工況下的需求。
在黏度等級方面,冬季機油中0W相較于5W,有著更好的低溫流動性。在極寒天氣下,0W機油能更快地到達發動機各個部件,減少發動機啟動時的磨損。夏天的20、30等黏度的機油,能在高溫環境中形成更穩定的油膜,防止機油因高溫變稀而失去保護作用。冬夏通用機油,例如5W - 30,既兼顧了低溫時的流動性,又能在高溫環境下提供良好的潤滑性能。
除了API等級,還有ILSAC等級,它在API等級基礎上增加了節能要求,如GF - 5。不同的汽車制造商也有各自適用的標準,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標準針對歐洲市場,日本汽車制造商協會標準適用于日本市場。
區分機油級別并不復雜,通過觀察機油瓶上標注的API、ILSAC等相關等級標識,以及了解黏度等級的含義,再結合車輛使用手冊的建議,就能為愛車選到合適級別的機油,讓發動機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延長使用壽命。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