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零跑汽車:以技術實力保持產品競爭力
【太平洋汽車 行業頻道】在杭州運河文化發布中心,零跑汽車正式推出全新C11車型。作為四年前奠定零跑市場地位的關鍵產品,此次煥新被賦予了特殊意義。“朱總的微信頭像四年沒換過,一直都是C11。”零跑汽車副總裁周穎在開場時感慨道,“C11從不被看好到越來越好,見證了零跑這四年的成長。”這場發布會不僅是產品迭代,更是零跑成立十周年之際,對其“工程師文化”戰略路線的深度詮釋。
面對媒體關于“技術敘事是否影響消費者共鳴”的疑問,創始人朱江明給出了明確答案:零跑始終以工程師文化為基礎,靠全域自研積累能力實現技術快速上車。他以C11平臺切換為例詳解:“我們的座艙、智駕、高壓平臺能在最合適時機隨時上車,這是零跑的能力。C10、C16只上市一年,我們就把LEAP3.5平臺和800V架構全用上去了。”這種能力使零跑能在產品迭代中保持配置的領先——全新C11實現了純電續航640公里,標配800V碳化硅電驅,并新增自研AR-HUD及21揚聲器音響系統。
朱江明表示,零跑汽車堅持三電系統全自研,同時拓展高附加值零部件。他透露,零跑自研的座椅上月開始供貨,而在全新零跑C11上搭載的AR-HUD也研發多代后才成熟落地。而對于智駕芯片,他坦言目前起碼有12家企業在做芯片的研發,零跑自研的凌芯01芯片是在特定時期的選擇,現在更傾向專業廠商合作,明年將使用8797艙駕一體芯片。
當媒體指出C11價格“略微上調”時,曹力現場拆解定價邏輯:“我們以成本推算毛利,最大程度讓利用戶。”他以配置差異說明:高配車型新增的配置價值超3萬元,但價格差僅1.5萬。而競品要做到同樣配置,成本至少要貴2萬塊。
關于成本控制奧秘,朱江明揭示了關鍵數據:“65%核心部件自研,這比例若外采,供應商毛利至少加15%,相當于硬成本增加10%。”曹力更直言競品對比:“同樣配置的車型市場價在20-25萬區間。”這解釋了C11能在14.88萬起售價下保持高階配置的原因。
零跑汽車今年上半年銷量超22萬臺,銷量同比增長145%,優秀的銷售業績被多次提及。當媒體詢問“銷冠頭銜重要性”時,朱江明展現出清醒的認知:“威馬、哪吒都當過銷冠,難的是持續留在牌桌。我們現在周交付近萬臺,在所有車企中排名第七第八名,比去年進步兩名,但離成功還很遠。”
而對于盈利前景,朱江明充滿信心,零跑汽車去年四季度首次止血盈利,今年將穩定在盈虧平衡線上。他用戰爭比喻發展進程:IPO時是走完長征到延安,現在像抗戰勝利后的新起點,接下來要打解放戰爭。“如果解放戰爭也能獲勝的話,那零跑就走出來了”。
同時朱江明還透露了零跑全新轎車的上市信息,零跑B01將在7月底正式上市。
貫穿整場訪談的“工程師文化”,在產品細節中得到印證。針對取消副駕屏的疑問,曹力解釋:“初代副駕屏使用率不高,且目前采用更大中控屏的效果更好。”這體現零跑不以炫技為導向而以用戶使用為導向的產品哲學。朱江明更以制造端實例說明務實理念:“錢塘工廠不做無效自動化,設備投入必須三年內回本。自研電池包和電驅系統接近零故障,質量控制已達合資水平。”
談及零跑汽車未來的挑戰,他直言關鍵:“零跑要做好自己,讓銷量增長得更快一點,市占率更大一點,零跑汽車才不會被淘汰。”
發布會尾聲,周穎以“老朋友·新經典”概括零跑的十年征程。在全新C11的AR-HUD投射出的光路中,映照出一家技術型車企的生存法則——用全域自研構筑技術護城河,以成本定價顛覆價值認知,憑務實迭代穿越產業周期。正如朱江明所言:“我們不做沖刺的兔子,要做持續前進的烏龜。”在新能源淘汰賽的下半場,這種基于制造業本質的生存智慧,或許正是零跑留給行業的最大啟示。(文:太平洋汽車 賴家浩)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