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德國汽車廠商是在充分利用當前社會資源的情況下,得出利用柴油的方法,充分利用全球原油開發技術成熟的優勢。而日本汽車公司是在使用汽油發動機的基礎上創造出使用電能為動力的汽車,在本國能源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開辟出一片新天地。

長安杰勛混合動力
為中國自主品牌起飛建跑道
不可否認,在柴油技術成熟發展的今天,歐洲、美國、日本等主要汽車廠商已經熟練掌握了柴油發動機技術。相比之下,中國如果要發展柴油發動機技術必然要依托這些廠商(尤以德國大眾汽車為首的歐洲廠商為主要對象)。而新能源汽車的開發與應用就在近10年間有著快速發展,并且相關的行業標準沒有非常統一的貫徹。

圖為奧迪汽車新開發的新型混合動力系統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在近5年內仍將飛速壯大,“中國汽車”整體在世界范圍內也將更加具有“話語權”。如同中國在世界電信行業主導未來“3G”、“4G”通訊行業標準那樣,中國汽車也完全能夠在未來主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可見,柴油動力技術也只是汽車社會前進途中的一個“落腳點”,未來也將走向新能源汽車。(奧迪汽車已經開始研發非內燃機動力的新能源汽車)

圖為大眾Polo “藍驅”環保柴油車
這樣,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廠商完全能夠抓緊之后5-10年的時間,充分發揮已經建立起來的車型研發能力,再輔以即將建立起來的全球銷售網絡(吉利、奇瑞、長豐等自主品牌汽車廠商都已經在國外建立起了出口、生產基地),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廠商就能迅速拉近與國際汽車巨頭們的差距,在與國際級汽車廠商共同奔赴“新能源汽車”這一未來趨勢的跑道上自由起飛。
相關新聞:
政策顯示 國家不再鼓勵發展柴油轎車
新能源汽車受鼓勵 國內混合動力車型一覽
發改委不鼓勵柴油車 大眾抓狂/豐田竊喜
節能減排 汽車產品柴油化將是必然趨勢?
奧迪A5 全世界最清潔的柴油發動機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