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隨地了解汽車信息,豐田已在混動技術領域走過21年,其強大的THS混合動力系統也已從初代Prius,發展至第四代THS-IV,并且拿下了數百項專利,這也讓其它想在油電混動領域有所突破的車企難以望其項背。但這給豐田帶來豐厚利潤的同時,過于堅固的專利壁壘也讓它錯失了樹立行業標準的機遇。當其他車企紛紛另辟蹊徑,采用純電、插電等方式在新能源領域開辟戰場的時候,也讓新能源大潮的風向“繞過”豐田,有了更明確的苗頭。與此同時,豐田混合動力技術專利保護進入失效高發期,例如,豐田混動核心專利之一的THS混聯式混合動力系統的基礎專利在2017年2月到期,通過對豐田已失效的混合動力技術專利分析來看,全球范圍內,豐田的失效專利主要分布在日本本土,占比42%,其次是歐洲、中國、美國、德國,占比分別為21%、19%、10%、5%。而且在容量最大的中國、美國,官方政策風向已經偏向插電混動和純電動汽車。面對專利到期和政策轉向的雙重不利因素,豐田選擇在這個關鍵節點開放混動技術可謂是一著好棋。在汽車產經看來,充分挖掘混動技術的“剩余價值”,將豐田混合動力系統中的零件大規模本土化,不斷降低這套系統的成本,是豐田此次開放混動技術的主要目的。此外,根據豐田的新能源規劃,到2030年,豐田將實現電動化汽車年銷量達到550萬輛以上,其中純電動車型(EV)和燃料電池車型(FCV)達到100萬輛以上,混合動力車型達到450萬輛以上。作為世界最大單一市場的中國市場,自然成為豐田布局新能源戰略的重中之重,而選擇與吉利共同合作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而當搭載了豐田混動系統的吉利車型上市,一旦得到市場的良性反饋,在打擊競爭對手的同時,未來也會吸引更多其它自主品牌加入,屆時,豐田混動系統的“朋友圈”還將進一步擴大。